2016-04-28
根据《关于组织推荐2016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的通知》(鄂科技通[2016]22号)要求,现推荐武船“16000KW深远海多功能海洋平台工作船自主研制”等3个项目申报2016年度湖北省科技奖。为确保湖北省科技奖励的公正性,受武汉船舶工业公司委托,现将推荐2016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天。任何单位和个人若对主要完成单位、完成人排序或项目主要内容有异议,请于2016年4月30日前,以书面形式直接送交科技部奖励工作办公室。异议应当签署真实姓名或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方式,否则不予受理。
联 系 人:曾睿
联系电话:027-68887357
传 真:027-88314876
电子邮箱:zengrui1231@126.com
通讯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2号;邮编430060
二0一六年四月十八日
武船推荐湖北省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 16000KW深远海多功能海洋平台工作船自主研制
完成单位: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推荐等级:一等奖
完 成 人:严俊、邓小兵、李清泉、刘久军、甘步来、许明成、丁俊元、崔斌、吴庆、苏丽娜、邵华、赵华荣、彭必业、朱文博、金库
项目简介:1.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
深远海多功能海洋平台工作船是为满足深水油气开采需求而建造的海洋工程辅助船舶,是深水油气开发的关键装备之一,通常在设计上都装备了满足深海特殊功能要求的机械和专用设备系统,具备与海洋油气开采活动相关的供应、拖曳、锚作等功能,兼具平台守护、对外消防(Fi-Fi)、浮油回收(ORO)、海上消油(Oil Disperse)、遥控潜水器(ROV)支持和检测等功能。本项目是武船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一艘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平台工作船,该船得到国家发改委2013年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专项“深远海多功能工程船设计建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
2.主要内容
本项目围绕节能型大拖桩力船型总体优化设计技术、全工况稳性安全控制技术、甲醇舱室设计布置技术、PMS电站综合管理系统设计技术等开展总体集成设计技术研究,形成自主研发能力;通过开展大吨位艉滚筒自主建造安装及仿真技术、全回转舵桨总组模块化安装调试及仿真技术、舾装单元化模块化建造技术等关键建造技术研究,提升海洋平台工作船建造工艺技术水平;组织进行VMS系统国产化设计及安装调试技术等关键系统和大型设备的优化配置技术研究,形成系统设备综合调试能力。
3.技术特点
本项目应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船型成功地研制了我国马力最大、功能最强的三用工作船。总体技术指标满足2000米水深工作要求;具备FI-FI-1级对外消防能力;具备DP-2动力定位能力;船体振动满足COMF(VIB3)要求;主机总功率16000 kW,最大航速可达16.4节;系柱拖力达296吨,单位拖力消耗功率54.05kw/t;甲板载货面积达820m2,最大装载量达5092.5吨,装载率达46.86%。
4.推广情况
本项目研制的16000kW深远海多功能海洋平台工作船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具有当前国际水平和符合实际使用的深远海多功能海洋平台工作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我国深远海多功能海洋平台工作船设计建造总承包能力,其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单位能耗下的拖桩力居国际领先水平,对我国海洋工程船舶设计制造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1 |
《深远海多功能工程船艉体型线设计研究》 |
《船海工程》2015年第4期 |
2 |
《“华虎”号深远海多功能工程船型线设计》 |
《船海工程》2016年第1期 |
3 |
《深远海多功能工程船艏部造型设计探讨》 |
《船海工程》2015年第6期 |
4 |
《船用甲醇罐设计》 |
《中国水运》2015年第8期 |
5 |
《“华虎”号深远海工作船配电系统的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
《船海工程》2015年第6期 |
6 |
《船舶天线布置研究》 |
《船海工程》2015年第4期 |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序号
|
知识产 权类别 |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 |
授权日期 |
证书编号 |
权利人 |
发明人 |
发明专利有效状态 |
1 |
|
一种深远海多功能作业船 |
中国 |
ZL201520320164.2 |
2015年10月28日 |
第4701649号 |
中船重工(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有限公司 |
王小红;严俊;胡超凯;张敏;严钦伟;黄微 |
有效 |
2 |
|
一种物料运载装置 |
中国 |
ZL201210330847.7 |
2015年5月6日 |
第1658379号 |
中船重工(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有限公司 |
严俊;熊曙;刘江燕 |
有效 |
3 |
|
一种可倒式桅杆 |
中国 |
ZL201220741790.5 |
2013年6月19日 |
第2981633号 |
中船重工(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有限公司 |
刘启波;赵华荣;彭必业 |
有效 |
4 |
|
一种天线基座 |
中国 |
ZL201420342415.2 |
2014年11月26日 |
第3927545号 |
中船重工(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有限公司 |
丁俊元;甘步来;陈放;江珊 |
有效 |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本项目第一完成单位: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完成单位: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为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公司,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为本项目主要设计单位,双方共同完成项目研制。
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邓小兵、李清泉、刘久军、甘步来、崔斌、吴庆、邵华、赵华荣、彭必业、朱文博、金库全程参与完成船舶设计及建造过程的技术服务工作。上述完成人是项目核心专利的主要发明人,为项目研制成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项目名称:港珠澳大桥钢箱梁板单元制造技术及其生产线
完成单位: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推荐等级:一等奖
完成人:杨少稀、阮家顺、陈望民、李国瑞、李立明、吴跃波、黄新明、代国文、高兴、韩先斌、姚锐、张虎、张银河、向晋华、张禹
项目简介:
1、应用领域
可应用于钢桥、造船及其它相关钢结构平面板块制造。
2、主要内容
开发了大型桥梁钢箱梁板单元制造技术及其生产线。实现了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钢箱梁板单元的制造要求。其主要技术创新有:
(1)研制了U形肋生产线,实现了板条矫平、铣直边、铣坡口、铣端头和端头钻孔集成生产,保证铣削和钝边加工精度;
(2)研制了肋板R2机械倒棱机床,并与板肋坡口铣边机集成为流水生产线,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3)研制了钢板焊道多头全浮恒力砂带清磨机,并与钢板的自动划线打标机并行工作,达到了焊道自动清磨、划线及打标同步运行,提高了效率;
(4)研制了板单元自动拼装、定位、点焊集成设备,提高了板单元装配自动化水平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5)研制了板单元多头龙门式焊接设备,实现了板单元的自动对中、反变形与夹紧和多头自动跟踪焊接,减低了焊接变形,提高了焊接效率;
(6)研制了板单元机械矫正机,取代了传统的火工矫正,提高校正工效,减少对母材的损伤。
3、作用意义及应用推广情况
本课题研究和实施使我公司顺利承接了港珠澳大桥CB02标段16.3万吨的钢结构制造项目,极大的提高了我公司在桥梁市场上的综合竞争能力,提高了公司在桥梁钢结构制造的工艺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世界一流水平。
同时,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是桥梁钢结构制造行业的一个突破,对提高中国桥梁钢结构制造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为实现我国有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港珠澳大桥钢箱梁板单元制造技术目前主要用于桥梁钢结构产品板单元件的制造,可推广应用于造船、起重设备等行业的钢结构的加工与制造,本技术的研制成功,是桥梁钢结构制造行业的一个突破,对提高中国桥梁钢结构制造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技术成果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专利名称 |
类别 |
申请号 |
授权号 |
国别 |
U肋焊接机焊臂的双向摆动装置 |
发明 |
201210081811.X |
|
中国 |
一种钢板边缘R2凸圆角铣边机 |
发明 |
201210143037.0 |
|
中国 |
钢桥横隔肋装配机 |
发明 |
201310328792.0 |
|
中国 |
一种钢桥无损制造工艺 |
发明 |
201310308458.9 |
|
中国 |
一种钢板矫平机 |
实用新型 |
201320434009.4 |
|
中国 |
项目名称 安全高效的大型立式离心铸造关键技术
推荐等级 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完成人 杨为勤 杨大韬 邓学林 党旭亮 张浩
项目简介
一、本项目属于铸造技术领域中的离心铸造方向。
二、主要技术内容
铸型碎裂导致铸型碎块及金属液甩出、锁紧装置失效导致金属液顶喷是离心铸造中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最突出的两种表现形式。本项目能从设计源头去防止恶性离心铸造事故的发生,形成离心铸造安全设计及防范体系。主要内容为:
(1)发明了离心铸型筒套拉应力计算、离心铸型最高温度估算、常用离心铸型材料许用应力确定等方法,解决了大型离心铸型金属筒套强度校核难题,为离心铸型的安全设计及金属筒套失效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2)发明了大型立式离心机的顶盖笼栏式整体定位锁紧结构及该锁紧结构的强度校核方法,避免了金属液顶喷等大型离心铸造易发事故,显著提高了安全性及可靠性。
(3)发明了立式离心铸型的系列化、模版化设计方法,以及铸型预设温度控制技术,使成本大幅度降低、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该项目成果技术先进、可靠,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在多家企业产品中得到成功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三、技术指标
(1)能使铸型成本比传统方式降低40%以上;
(2)使立式离心机的操作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30%以上;
(3)使立式铸型的设计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10倍以上。
在立式离心铸造生产中发生铸型盖板破裂时,由于采用了顶盖笼栏式整体锁紧结构技术,有效地避免了金属液顶喷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四、作用意义及应用推广情况
创建了一种较为科学和可靠的大型立式离心铸型及锁紧结构的设计及校核方法,能将大型立式离心铸造中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设计源头;大幅度降低铸型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显著地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操作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已在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美国德克萨洲推进器总公司、武汉格威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太尔有限责任公司、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产品中获得应用及推广,经济效益可观。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序号01,国别中国,知识产权类别 发明专利,授权号 ZL201210391486.7,授权项目名字 一种离心机铸型金属筒套截面中拉应力的计算方法,授权日期2015.07.29,证书编号15115820,权利人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发明人 杨为勤,有效状态 有效。
序号02,国别中国,知识产权类别 发明专利,授权号 ZL201210584632.8,授权项目名字 一种离心铸造时铸型最高温度的估算方法,授权日期2014.08.20,证书编号1464518,权利人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发明人 杨为勤,有效状态 有效。
序号03,国别中国,知识产权类别 发明专利,授权号 ZL201210586785.6,授权项目名字 一种确定灰铸铁离心铸型材料许用应力的方法,授权日期2014.08.13,证书编号1459053,权利人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发明人杨为勤、杨大韬,有效状态 有效。
序号04,国别中国,知识产权类别 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210586150.6,授权项目名字 一种塑性金属铸型材料许用应力的计算方法,授权日期2012.12.31,证书编号1511370,权利人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发明人 杨为勤、杨大韬,有效状态 有效。
序号05,国别中国,知识产权类别 发明专利,授权号 ZL201310135944.5,授权项目名字 一种离心机铸型金属筒套截面中拉应力的估算方法,授权日期2014.11.05,证书编号1736835,权利人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发明人 杨为勤、杨大韬,有效状态 有效。
序号06,国别中国,知识产权类别 发明专利,授权号 ZL201210256878.2,授权项目名字 一种立式离心铸造机铸型的定位及锁紧结构,授权日期2014.06.04,证书编号1412110,权利人 武汉武船金属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发明人 杨为勤,有效状态 有效。
序号07,国别中国,知识产权类别 发明专利,授权号 ZL201210306929.8,授权项目名字 立式离心铸造机铸型锁紧结构的强度校核方法,授权日期2015.07.29,证书编号1493318,权利人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发明人 杨为勤、党旭亮、邓学林、张浩,有效状态 有效。
序号08,国别中国,知识产权类别 发明专利,授权号 ZL201210284867.5,授权项目名字 一种适用于大中型立式离心铸造机的铸型结构及底盘,授权日期2014.04.23,证书编号1390675,权利人武汉武船金属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发明人杨为勤,有效状态 有效。
序号09,国别中国,知识产权类别 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210584092.3,授权项目名字 一种立式离心机铸型模板化设计方法,授权日期2014.10.15,证书编号1497080,权利人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发明人杨为勤,有效状态 有效。
序号10,国别中国,知识产权类别 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210296677.5,授权项目名字 一种离心铸造机铸型温度控制方法,授权日期2014.06.04,证书编号1412179,权利人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发明人杨为勤,有效状态 有效。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一完成人 杨为勤,无行政职务,教授级高工,工作单位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船鸿路重工有限公司),完成单位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项目主持人,负责项目的总体策划与架构设计、技术方案的制定,创造性贡献为:
(1)创建离心铸型的强度校核体系,解决了如何防止金属筒套发生破裂的问题(专利序号1;2;3;4;5)。
(2)研发大型立式离心铸型的锁紧结构及建立锁紧装置的强度校核方法,解决了即便离心铸型破裂时,也能避免发生伤亡事故的问题(专利序号:6;7)。
(3)研发三种专门用途的大型立式离心铸型设计方法,解决了离心铸型设计的廉价性、高效性及便捷性的问题(专利序号8;9;10)。
第二完成人 杨大韬,无行政职务,工程师,工作单位广州网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线游戏事业部),完成单位广州网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参与项目总体架构与技术方案的制定。本人负责项目中数值分析与数学建模工作,建立了离心铸型拉应力计算与估算公式,(专利序号5),创建了灰铸铁及球墨铸铁、碳素铸钢、铬钼铸钢等铸型材料许用应力的确定方法(专利序号3;4)。铸型拉应力计算及铸型材料许用应力数学模型的建立,摆脱全凭经验的离心铸型设计模式,为建立离心铸型安全设计防范体系奠定了基础,在解决大型离心铸型金属筒套强度校核难题方面作出创造性贡献。
第三完成人 邓学林,无行政职务,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船鸿路重工有限公司),完成单位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项目参与者,参与大型立式离心铸型锁紧装置校核技术方案的研究。本人通过对离心铸型锁紧装置强度校核方法的研究,建立了锁紧螺栓的强度校核方(专利序号6),不仅能够在铸型未破裂的正常状态下进行强度校核;也能在铸型碎块冲击锁紧螺栓的状态下进行强度校核;还能在高温金属液冲刷锁紧螺栓的状态下进行强度校核,该方法不仅可用作发生事故的事后鉴定,更注重于在设计阶段的事前预防。
第四完成人 党旭亮,无行政职务,助理工程师,工作单位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船鸿路重工有限公司),完成单位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项目参与者,参与大型立式离心铸型锁紧装置校核与铸型模版化设计技术方案的研究。本人通过参与离心铸型锁紧装置强度校核方法的研究(专利序号7),该方法包括锁紧螺栓的强度校核方法,不仅可用作发生事故的事后鉴定,更注重于在设计阶段的事前预防。本人还参与了铸型模版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完成了铸型模版中尺寸体系构建及建立铸型分档比值计算公式等工作,铸型模版化设计技术能使铸型设计的设计效率提高10倍以上。
第五完成人 张浩,无行政职务,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船鸿路重工有限公司),完成单位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项目参与者,参与大型立式离心铸型锁紧装置校核技术方案的研究。本人通过对离心铸型锁紧装置强度校核方法的研究(专利序号7),建立了花形压板的强度校核方法,不仅对花形压板受到垫套剪切应力、还能对花形压板受到盖板向上的弯应力进行强度校核,该方法不仅可用作发生事故的事后鉴定,更注重于在设计阶段的事前预防。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本项目的第二完成人杨大韬为外请专家,以个人身份在业余时间
进行项目的研究,主要负责项目中数值分析与数学建模工作,建立了离心铸型拉应力计算与估算公式,(专利序号5),创建了灰铸铁及球墨铸铁、碳素铸钢、铬钼铸钢等铸型材料许用应力的确定方法(专利序号3;4)。铸型拉应力计算及铸型材料许用应力数学模型的建立,摆脱全凭经验的离心铸型设计模式,为建立离心铸型安全设计防范体系奠定了基础,在解决大型离心铸型金属筒套强度校核难题方面作出创造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