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1
“点火!”
一声号令,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
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
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准时点火,成功发射!
经过6个多小时,
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
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对接!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
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点击观看视频)
让武船人倍感自豪的是——
从神州一号到神州十二号
每一次的成功飞升
每一次顺利奔向星辰大海的征途
都有“武船造”的一份功劳!
关于详情,各位看官
请随小编来~
↓↓↓
飞天,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梦想。自古以来就有“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话传说。载人航天一路走来,只能用“艰巨的任务”“艰辛的旅程”来概括。
当代载人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面貌日新月异,科技长足上进,航天事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大型运载火箭、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空间系统及应用列为面向21世纪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1992年1月8日,中央专委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发展我国载人航天问题。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了中央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荷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至此,代号为921工程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得到正式批准,并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列入国家计划。
921工程作为跨世纪的载人航天工程,其技术含量高,难度大,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协调面广,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
武船,是921工程的重要建设单位之一。
1994年7月26日,原武昌造船厂(现名:武船集团)一举夺标,承接了921-520工程非标设备制造任务,包括:卫星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及工作平台(含燃料加注供气系统、飞船垂直安装调试设备等)、升降级推拉大门、轨道转换车(活动发射平台)等。并于1995年5月成立了“921工程指挥部”,工厂各有关处室、分厂主要领导参加指挥部工作,任命工艺、建造、检验三总师,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在该工程建设建造期间,武船人敢于吃苦、勇于奉献,顺利完成了工程项目的建设和交付,并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先进模范。在随后的多次发射盛事中,武船人多次受邀观看发射盛况。
“作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参建单位,好几次‘神舟飞船’发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都会邀请武船职工前往观看发射盛况。”参与活动发射平台建造任务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船职工赵保刚心潮澎湃回忆到,“我很荣幸参观了‘神舟八号’发射盛况,火箭升空时的巨大轰鸣声很震撼,看着缓缓升空逐渐消失在天际的神舟飞船,心中特别自豪。”
在1999年第一艘试验飞船“神州一号”顺利发射并返回后,工厂于2000年荣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函通报表扬,表彰工厂为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建设先进单位!
在2003年“神州五号”第一次载人飞天并顺利返回后,工厂于2004年再次荣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表彰。
武昌造船厂: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设施设备以良好的技术状态,保障了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安全升空,使我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宇宙飞船技术的国家,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了华夏儿女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全面考验了发射场系统的功能、技术指标及设施设备质量,验证了发射场规划及工艺流程的合理性。2000年9月8日,发射场系统工程顺利通过了国家竣工验收,得到了验收委员会高度评价。实践证明她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设施最齐全的现代化载人航天发射场,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贵厂在发射场工程建设中敢于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值得中心学习,你们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必将载入史册。为此,特进行通报表彰。
望你们珍惜这段历史,认真总结经验,再接再厉,继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中心建设和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从第一艘试验飞船“神州一号”
到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
再到如今的对接空间站的“神州十二号”
二十二年的发射实践,
充分证明了:
“武船造”经住了时间的考验!
我们可以自豪得说一句:
“武船造”,质量过硬!
正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表扬函中所述,
武船人敢于吃苦、勇于奉献,
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是一段值得珍惜的历史,
一段值得总结经验的历史,
更蕴含着我们要继承并发扬的武船精神!
新一代武船人,
将继续发扬这种拼搏奉献精神,
再接再厉,
为祖国的重大工程,
为祖国的繁荣强盛,
贡献武船力量!
自豪吧,武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