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

1950年9月16日,

69年前的今天,三段词曲完成创作。

1951年9月15日,

人民日报刊登中央文化部关于国庆唱歌的通知。

 

1964年,

编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全国上映。

 

1997年,

香港回归时,

三万多华人聚集在美国一个体育场,

一边欢唱,一边挥舞着手臂。

 

2007年11月28日,

“嫦娥-号”探月卫星,

从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向地球发来雄壮歌声。

 

2008年8月8日晚8点,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现场,

一段优美的童声独唱,响彻会场。

......

 

穿越时空,跨越世纪。

 

是怎样的旋律,

承载着无数的爱国心?

是怎样的词曲,

寄托着亿万的爱国情?

 

这首歌就是�C�C《歌唱祖国》

 

在建国70华诞临之际,

武船人向祖国母亲深情献歌�C�C

真情歌唱祖国,

祝福伟大祖国,繁荣富强!

 

 

↓↓欢迎点击下方视频↓↓
观看《视说武船》迎庆建国70周年(1)

▲武船集团为祖国70华诞献唱:《歌唱祖国》

 


《歌唱祖国》背后的故事
一首在烟盒上诞生的不朽歌曲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歌唱祖国》就有了一个美称�C�C“第二国歌"。


几十年来,这首歌传唱不衰,在新中国的各种纪念、检阅活动,还有重大的体育赛事当中……无数个群情激动、振奋人心的时刻,这段经典的旋律都会从人们的心中,有感而发,有感而唱。

 

这首歌由人民音乐家王莘作词作曲。

 

 

▲1951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毛泽东为王莘签名(右一为王莘)


1950年9月15日,正值国庆一周年前夕,正在北京出差的王莘,来到天安门广场。那天,天安门广场上锣鼓喧天,鲜花如海。一队队少年儿童唱着《少先队队歌》,正在练习队列,准备接受国庆检阅。

 

看着天安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看着身边队队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想着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王莘顿时心潮澎湃,这不正是自己心中最美好的祖国吗。

 

 

▲1950年,天安门广场上的少先队员


此时的王莘,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地触景生情,从一个动荡、屈辱的旧社会,到安定、团结的新中国,这正是他亲眼目睹的巨大变化,更是他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霎时间,王莘的脑海里开出了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句话情不自禁的哼了出来。

 

傍晚,在返回天津的列车上,白天天安门广场的盛大景象再次在王莘的脑海里翻滚激荡。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使他情不自禁的,掏出了老师冼星海送给他的那只活动铅笔。

 

 

▲冼星海送给王莘的活动铅笔,一支铅笔写出《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两首著名歌曲


可是身上一时找不到纸,便在烟盒的反面写了起来。

 

列车滚滚向前,车轮发出有节奏的律动。就在飞奔的列车上,一节普通的车厢里,《歌唱祖国》在烟盒上诞生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林妙可童声领唱《歌唱祖国》


时代的步伐是节奏,祖国的脉搏是音符,人民的心声是旋律,《歌唱祖国》唱出了中华儿女心中的爱国热情。从学校到文工团,再到抗美援朝的坑道里,这首歌不胫而走,火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2017年6月30日晚,习近平主席在香港会展中心同全场一起高唱《歌唱祖国》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七十年的时光,

武船人越过高山平原,跨过黄河长江;

七十年的时光,

见证着武船步步成长,效力祖国建设。

东方太阳高高升起,

祖国70华诞,即将到来�C�C

我们歌唱生活天天向上,

我们歌唱前程万丈光芒,

我们歌唱祖国繁荣富强!